|
大灶臺的流行!民以食為天,要活就得有口鍋。上幾代生活在農村的人都是圍著柴火土灶臺長大的,在我們這邊土灶臺典型的標志就是上邊的一口大鐵鍋和旁邊的風箱。 早期的土灶臺都是用土坯壘的,外邊會用黃泥糊光滑。到后期逐漸變成用磚砌,外表鍋臺再貼上白瓷片顯得干凈衛生。小時候,每到冬季總喜歡搶著幫做飯的母親拉風箱燒鍋,一個是為了烤火,再個就是能在柴火里埋幾個“土豆”或者“紅薯”靠熟了吃! 農村人家里除了每家廚房的風箱土灶外,如果那家人遇到“婚喪嫁娶”招待宴席時還會在院里壘幾個燒柴火的簡易灶臺,我們這里叫“地壘鍋”其實就是在地上挖個坑,坑沿圍一圈土坯,后邊再壘起個一米高的煙囪,黃泥一糊,上邊搭口大鐵鍋就成了! 再后來有發展成了用磚砌的“吸風灶”就是加了個通房頂的大煙囪,淘汰了那種手拉的風箱,靠煙囪巨大吸力增加火勢,灶火比較旺,就是費柴。 農村的土灶臺雖然雖然沒有現在的廚房優雅美觀,但是做的大鍋飯卻不見得差,每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估計都能想起一道母親在大鍋里給自己做過的美味。伴隨著那“哐當哐當”的風箱聲幾十年間一家老小的一日三餐,就是靠母親的一雙手在土灶臺上的大鐵鍋里做出來的,炒菜、蒸饃、下面、熬湯,一口大鐵鍋,一個土灶臺就是一生,人沒了,鍋還在…… 上一篇鐵鍋大鍋臺需要我們注意的問題!下一篇大灶臺燉雞有味道! |